歌声《红楼梦》
陈力在配唱期间遭遇了爱人弃世的不幸。这个事件带给她的打击可想而知。对任何一个人来说,都难以承受,别说再开口歌唱。然而,陈力坚持了下来。这件事摧毁了她的生活和幸福,却成就了她的歌唱。当她遭遇万劫不复的噩运时,与咏唱的人物产生了命运的认同感,生命里的悲伤与《红楼梦》传达的悲情相契合,正是由于对歌唱主体深刻而恰到好处的理解把握,由于个体生命经验的投入,最终才使她的演唱臻于化境。
现在我可以说出一直想说的话了:陈力的歌声,神圣而深沉,像星辰一样烙印在我的记忆里;当多数歌唱者用胸腔和喉咙歌唱时,她却投入了心灵和生命。她的歌声体现了生活的严酷和生命的沉重。她的歌唱让我看到,在曹雪芹的《红楼梦》之外,还有一个歌声的《红楼梦》的存在。这是陈力创造的。尽管它们产生于不同时代,却同样为我看重和喜爱。
___摘自“▆▆▆奈何天”
作者: 60.222.31.* 2007-8-29 15:38
+++++++
以下乐评来自[豆瓣网]:
《叹陈力》2007-05-07 13:00:17
来自: 庭树栖鸦 豆瓣网
http://www.douban.com/review/1153229/
陈力,一个87版《红楼梦》音乐中脱颖而出的女歌手,可从未料到,《红楼梦》竟也成了她的绝版,自此之后,从未听说关于她的任何消息.《红楼梦》中所有曲均为王立平所作,我自认为堪称千古绝唱。用康震教授评价苏轼-《水调歌头》的话讲就是“什么是千古绝唱?他唱完了,你们世人谁都别再唱了,这就是千古绝唱!”先说那段合唱之前的前奏,短促但是韵味十足,恰似漫天飞雪,扑面而来,飘零纷散…继而起之的小合唱在此情景上自然的流露:“花谢花飞飞满天,红销香断有谁怜,游丝软系飘春榭,落絮轻沾扑绣帘”。在余音绕梁中陈力的轻盈飘逸,净脆婉转的独唱幽怨而起,随着黯然真情的“天尽头,何处有香丘?”的反复歌唱将整曲推向高潮…曹雪芹的绝品填词,王立平的淋漓之音,陈力的动情表达,构成了“黛玉葬花”经典一幕的背景。
++++
《谈谈红楼梦配乐》2007-04-24 08:58:59
来自: echohead (Paris) 豆瓣网
http://www.douban.com/review/1148306/
……说到电视剧插曲的演唱者,首先要说到王洁实/谢莉斯这一对80年代初非常红的男女二重唱,用现在的话讲算是超人气二人组,歌曲不但悦耳上口,还翻唱了许多台湾校园民谣。而当时只选择了王洁实来唱男声,为什么弃谢莉斯这个黄金拍档不用呢,我想还是跟演唱风格有关,谢莉斯的声音过于现代,难以演绎古人的心境。而更让当时许多人不理解的是,王立平先生也没有起用他自己的御用歌手郑绪岚,尽管包括《牧羊曲》在内的很多成名曲都是由她演唱。而这一关键的人选竟归了一个毫无名气的业余女歌手,当时还在沈阳汽车厂做工人的陈力。王立平力挺她的理由是: “陈力的嗓音和我的音乐是一体的。”
事实证明,陈力的表现非常出色,她的嗓音平实而不苍白,细腻而不做作,似乎可以幻化出大观园里每个女子的声音,古今同一梦是也。可惜,王力演唱完红楼梦插曲后,从此退出歌坛,远嫁北美。跟许多人一样,我至今都无法接受其他人演唱的版本,哪怕是用了多么豪华的配器或是录音技术,我宁可去听残损的盒带,如同去接受原本就是残缺的原著。这不能不说是遗憾,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奇缘的最好结局。
葬花吟:
http://www.yqxw.com.cn/20070528/0528.mp3
题帕三绝:
http://brather.vip.sina.com/yinyue/gequ/tipashangjue7.mp3
叹香菱:
http://brather.vip.sina.com/yinyue/gequ/tanxianglin8.mp3
紫菱洲歌:
http://cs.ccnu.edu.cn/xyeis/bbsxp/UpFile/UpAttachment/2006-6/2006610225358.mp3
目前只能找到这四个陈力版,效果勉强,估计都是卡带翻录的,不过,正如echohead所说,“这不能不说是遗憾,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奇缘的最好结局”。


